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动态
专栏 | 从专业技术到公信力建设的进阶之路
作者: 质量与认证  
发布时间:2025-09-05 11:08

目前,我国质量认证行业处于转型期,正在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价值坐标迎来重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探索出一条从专业技术到公信力建设的进阶之路,为第三方机构公信力建设提供了参考。

2024年11月,市场监管总局印发《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1],明确了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的目标方向、任务举措和保障措施。作为第三方机构,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检测院”)以技术筑基、制度护航、责任担当和价值创造为路径,探索出一条从专业技术到公信力建设的进阶之路。

1 技术筑基,以专业能力筑牢公信力根基

技术能力是公信力建设的核心保障。深圳检测院紧扣人才培养、科技赋能以及持续学习三大关键要素,深入夯实技术基础,为公信力建设提供硬支撑。

1. 1 人才培养

坚持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发力,完善人才发展机制。通过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规划,优化职称评定细则,以优机制、强培训、细关怀为抓手,持续催生员工干事创业、内生动力。通过一系列举措,打造了一支专业精湛、结构合理的阶梯式人才队伍。其中,专职认证人员近半数拥有中、高级以上职称,学历涵盖本、硕、博多层级,为认证业务的高质量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保障。

1. 2 科技赋能

秉持开放心态,发挥技术工具的创新和便利优势,助力质量认证工作向“新”提“质”。对认证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实现认证流程的全数字化管理,提升认证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因素干扰,提高认证结果的准确性与公正性;拥抱AI技术变革,推进认证工作与AI创新结合,继开通AI客服后,通过学习与分享,要求检查员了解AI审核技巧,提高检查工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

1. 3 持续学习

坚持内外并举。对内要打破部门墙和机构壁,让知识不固一隅,思想不囿一角。对内,通过开展常态化内部交流学习,同步技术频谱,规范统一动作;对外,通过参加研讨会议,以及邀请行业内资深专家定向授课,提升全员专业素养,确保知识体系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叠叶与高节,俱从毫末生,扎实的技术基础,为深圳检测院质量认证公信力建设筑牢了坚实根基。

2 制度护航,以规范管理夯实信任链条

制度建设是认证公信力建设的关键所在。深圳检测院从完善认证流程、强化风险管控以及优化管理考核三个维度出发,有效健全制度体系,为公信力建设保驾护航。

一是聚焦流程优化,用标准化推动规范化建设。认证流程标准化是提升认证效率与准确性的关键手段,更是增强机构合规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推动认证工作规范化,最基本的就是要把相关要求贯彻到底,以落实促规范。深圳检测院以内外审及管评为大切口,以日常交叉核查为小切口,对认证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与深度优化,通过完善实施依据文件、制定认证流程图谱、重要文件编制成工具书等方式,确保认证活动有序合规推进。

二是聚焦风险管控,前置管理强化预警。风险管控直接关涉认证有效性,深圳检测院建立了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对认证过程中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识别、分析、评估、控制和监视。同时,外部质量信息的收集存在“难、杂、慢”的问题,开发建立了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分析平台暨产品质量安全大数据系统,利用大数据技术发现和跟踪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信息,加强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更好服务认证监督。

三是聚焦管理考核,一杆标尺量到底。树立“质量为先、安全为本”的工作理念,对工作考核指标调整优化,提升质量占比基重,凸显质量“基因”。同时,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把质量工作考核关,以绩效考核引导全员提升质量意识、风险意识,以坚决的质量态度铸牢质量防线。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深圳检测院质量认证公信力建设夯实了信任链条。

3 责任担当,以践实于行拓展公信力内涵

责任担当是公信力建设的使命职责。深圳检测院从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以及聚焦民生保障等多个层面积极践行责任担当,不断拓展公信建设的丰富内涵。

一是服务国家战略落实方面。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深入开展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按照《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2]一步一印推进落实。目前,已成功上线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公共服务平台,发布82个大湾区碳足迹核算与认证领域技术标准和认证规则,建立80类产品碳足迹核算模型,并累计向160多家企业发放近500张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证书,2024年碳足迹标识认证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二是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抢抓新质生产力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机遇,以质量基础设施(QI)集成应用服务产业与科技创新。例如,针对电信设备抗震性能鉴别,创新开发电信设备抗震性能认证,获得行业龙头企业的采信;针对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守护,以牵头成立的视觉健康近视防控认证联盟为技术支撑,创新实施健康照明质量等级认证,得到了消费市场广泛认可,2022年该项目获“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高端品质认证项目”二级项目支持;针对深圳“超充之城”建设,探索提出电池储能管理平台综合服务方案,引入绿色金融服务新能源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

三是聚焦民生保障方面。立足质检服务业本质,围绕民生需求,探索业务边界,针对水果放心消费,研制发布水果质量分级团体标准,发放全国首批3张A+最高级别水果等级认证证书,让品质可量化、可评估、可感知。深圳水果质量分级试点在2024全球高端食品及优质农产品(深圳)博览会上大放异彩,获得农业农村部和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可。遵道而行,会心不远,实干担当为深圳检测院质量认证公信力建设拓展了公信力内涵。

4 价值创造,以价值共创提升信任能级

价值创造是公信力建设的价值体现。深圳检测院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积极探索价值创造的有效模式。

4. 1 正确树立发展理念是实现价值共创的基础

合规是认证机构的立身之本,也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事关机构可持续发展。深圳检测院始终坚持业务发展与合规经营协同并重的原则,将合规经营视为机构发展的生命线。在业务拓展过程中,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与行业规范,确保认证结果的公正性、权威性、专业性。

4. 2 精准把握市场需求是实现价值共创的核心

深圳检测院高度重视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客户与市场的实际需求,积极开发适应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需求的认证项目,避免“内卷式”无序竞争。例如,针对企业绿色转型发展需求,组织专项攻关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又如,针对宠物经济热浪,开发宠物友好场所服务认证,让爱宠人士无忧消费。

4. 3 深度融入地区发展是实现价值共创的要义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40余年栉风沐雨,深圳检测院与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脚下的土地既是孕育它的土壤,也是托举它驶向远方的力量源泉。立足深圳“20+8”产业集群建设,深圳检测院苦练基本功,建成各级公共技术平台58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3个,打造了深圳市最具活力、服务产业最广泛的公共平台体系,在认证领域,瞄准无人机和电池产业升级,为低空经济、新能源产业发展助力。

4. 4 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是提升信任能级的重要途径

面对欧盟《新电池法规》等国际绿色贸易政策要求,深圳检测院积极开展政策对标研究,加快技术攻关,研制《电池护照指南》标准,整合服务方案,助力深圳动力电池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话语权。共通的价值创造,为深圳检测院质量认证公信力建设提升了信任能级。

5 结语

“质”存高远,认见未来。质量认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促进贸易便利的基础性制度,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和战略着力点。深圳检测院的实践表明,公信力建设绝非一蹴而就,而是技术、制度、责任与价值的深度融合。未来,认证行业将以更高站位响应国家战略,以更开放姿态拥抱技术变革,以更务实行动服务社会发展,实现从“认证合格”到“信任共生”的跨越,真正成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信任基石”。


[参考文献]

[1]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质量认证行业公信力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6年)[Z]. 2024.

[2]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 创建粤港澳大湾区碳足迹标识认证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2025)[Z].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