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物滥用监测中心自2013年正式履职以来,认真履行工作职能职责,每年定期发布《昆明市药械安全性监测年度分析报告》。
《昆明市2016年度药械安全性监测工作分析报告》包含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药物滥用监测和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四大类,分别对监测情况、情况分析及基本概念进行阐述。报告显示,2016年昆明市药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报告数量趋于稳定,报告质量进一步提升。从报告来源情况看,药械不良事件报告均以医疗机构为主;从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药品剂型及给药方式情况看,注射剂仍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剂型,静脉输液给药方式使用频繁。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涉及器械产品类别和产品分类情况看,报告主要涉及Ⅲ类医疗器械,以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注射穿刺器械及物理治疗设备为最常见器械产品分类。全市《药物滥用调查表》来源于司法强戒机构、美沙酮维持治疗门诊及自愿戒毒机构,药物滥用者主要使用的滥用物质为海洛因、冰毒、麻谷丸等毒品,使用药品作为滥用物质的人群相对较少,不同性别的药物滥用者对同一滥用物质具有偏好。从化妆品不良反应报告来看,报告全部来源于监测哨点医院,患者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19—29岁之间,怀疑化妆品主要为非特殊用途化妆品。
《昆明市药械安全性监测年度分析报告》旨在全面反映全市监测工作情况,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用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